彩马技术答疑 |
发布时间:2012-02-08 18:56:07 点击次数:1199 |
一、哪些因素影响彩色马蹄莲盆栽质量? 答:影响彩色马蹄莲盆栽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种球的质量、种球的品种和栽培环境。 1、种球的质量种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花的株型和花朵数量。第一,用于马蹄莲生产的种球应是用组培苗生产的,因为马蹄莲的各种病害比较严重。必须经过组培脱菌,才能用于种球生产。第二,种球应有一定的大小,种球的大小与开花数量密切相关(见下表),种球周长一般应在18CM以上,这样的种球才能产生5至10个叶芽到10朵花。第三,种球的培育者技术也关系到盆花的质量,种球的处理包括低温处理、激素催花处理和防腐处理,高质量的种球经过综合处理才能用于盆花生产。 种球大小与花朵米的关系表 种球周长(CM) 成花花朵数(朵)12-14 1-214-16 2-316-18 4-618-20 6-820-24 8-102.种球的品种彩色马蹄莲分盆花、切花、盆切两用品种,其中盆花品种株型紧凑,茎多、花多、花小;切花品种株型高大,茎少、花少、花大;盆切两用品种介于两者之间。种植者应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和生产需要选择所需的品种。 3、生产季节和环境彩色马蹄莲属球根花卉,喜冷凉气候,适宜的生长季节是每年的2月至5月及11月到来年的2月,产品可在“五一”和春节上市。7月到10月由于气温较高,生产难度较大,在夜温较低的地区和降温设施的温室可以生产。彩色马蹄莲生长可以分两个阶段,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前者温度应为18°C至24°C,促进生根和叶芽分化;后者温度应为13°C至16°C,促进花芽分化和花朵转钯。 二、彩色马蹄莲栽植中各环节要注意什么? 答:彩色马蹄莲栽植过程中各环节的注意事项主要如下: 1、到货处理货到后应立即开箱,处理掉有可能出现软腐病的病球。在用手接触种球前要先洗手,处理软腐病球后也需洗手,以免细菌传播。下栽之前放在穴盘中或透气性较好的托盘上晾晒几天,使种球碰伤的伤口愈合。 2、下栽种球下栽时,注意下栽深度,一般球上需盖2到3CM厚的基质,圆的一面向下,芽朝上,大盆较易管理。种球周长18CM以上的,建议用盆径15CM或17CM的花盆种植。 3、生产时间安排开花所需时间与种球的品种和大小有关,较高温度和长日照可促进种球的生长 。 4、基质的好坏会影响病害发生的轻重程度。栽培马蹄莲的基质要求透水性好,PH值:6至6.5。可用进口的彩色马蹄莲栽培专用基质。泥炭需用粗泥炭。 5、环境控制通风要好,湿度可以略高,光照必须充足,但盛夏需加30%至50%的遮阴。强光照利于植株矮化,减少激素用量。各个阶段温度要一致,避免出现极端条件。不同阶段所需温度推荐如下:第一阶段:开花前,白天温度24°C,夜间18°C。此阶段要施用激素处理。第二阶段:从花芽分化到花着色,白天温度18°C,夜间温度10°C至13°C。温度控制及通风:平吹风,使室内空气流动起来,温度不宜过低,否则叶子宽度生长受影响,活力不足,芽数减少。 6、浇水保持基质湿润,避免过干或过湿,忽干或忽湿会伤根、染病。所用水质EC值要在1.5以下。 7、施肥在种植后的2周内,要保持肥力,基质中预先掺入可以持续10天至20天的氮肥和钾肥更为理想。切忌出现基质过干,以防盐分积累。2周之后可以固定使用彩色马蹄莲专用配方肥。要避免用铵态氮肥。如果植株生长不太理想,应减少施肥量。 为了保证花的品质,提高抗病能力,每立方米的基质中还应掺入1.36千克的石灰石和1.36千克的白云石。 8、生长调节剂要根据实际情况施用,注意在生长前期施用。影响植株生长的主要因素有:高温、光照、可见光照的时间长度、氮肥施用量、植株密度、通风等。 9、病害防治预防为主,疾病一旦爆发则极难控制。首先保证种球的质量。控制病害主要是指3种病害:丝核菌、欧文氏菌和水霉菌。一旦感染,应立即将病株拔掉,以免病菌传播。可用几种药交叉使用。 10、温室消毒只要发现染病植株应立刻拔掉并清除。消毒非常关键,尤其是连续生产更应做好消毒工作,消毒要彻底,以免发生腐烂病。 11、昆虫防治由于真菌蚊子和水蝇传播细菌和疾病,因此要严加防范。通常叶面喷施杀虫剂不会对马蹄莲造成什么伤害,只要按照说明上的使用量施用都较安全。另外,还要注意严格控制白粉虱、蚜虫和蓟马。抽芽后,若发现有昆虫虫卵蚕食叶片应立刻用杀虫剂进行灌根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