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从事小麦研究40年,他只想让老百姓多打粮 |
发布时间:2023-06-24 点击次数:2513 |
小麦已归仓多日。但莱阳市团旺镇南团旺村全国种粮大户丁信北,至今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
去年秋天,丁信北种了2000多亩小麦,品种是烟农1212。“这片小麦浇过两次水,今年收成不错,亩产在600公斤左右。”他高兴地说。
农民丰收,眼前这位又黑又瘦,活脱脱农民模样的烟农1212的主要育种人——姜鸿明也感到十分欣慰。
姜鸿明,1961年生,二级研究员,现为烟台市农科院副院长。他40年如一日,坚守在农业科研一线从事小麦研究,先后培育出烟农19、烟农21、烟农22、烟农0428、烟农1212等18个小麦品种,获得小麦品种权10项。
其中,姜鸿明主持选育的烟农19,实现了高产、优质、节水、适应性广、肥水高效利用的有机结合,先后通过6个省(市)审(认)定,在我国十余个省份广泛种植,曾是我国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选育的高产、优质、节水型小麦良种烟农21,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审定,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烟农19和烟农21两个品种连续多年被原农业部列为全国小麦主导品种。
![]()
姜鸿明在田间观察小麦植株。
他先后获得“烟台市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省市科技成果奖励20项。
烟农1212是姜鸿明主持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现已通过国家黄淮北片、国家黄淮南片、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和河北省中北部审定。“它具有‘一高五抗一广’(高产、抗寒、抗病、抗倒、抗旱、抗干热风、适应性广)的突出特点。”姜鸿明说。今年6月28日,“烟农1212超高产选育技术及良种产业化推广模式”项目荣获第二届齐鲁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这个品种的小麦产量高,效益好,今年单产实测最高超过900公斤,平均亩产达到750多公斤。”安徽省涡阳县店集镇宋牌坊村宋来宝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宋来宝开心地告诉记者。6月6日,经专家组对合作社5.2亩烟农1212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打测产,亩产达927.02公斤,刷新安徽省小麦单产最高记录。
![]()
烟农1212。
6月18日,再传佳音,山西省翼城县唐兴镇的烟农1212小麦高产创建田,实收实测,小麦亩产量达855.13公斤,创山西省小麦单产最高记录,连续3年刷新山西省小麦单产最高记录。
自2015年来,烟农1212连续7年17次由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在不同省份实收实测亩产超过800公斤,两次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一次刷新全国冬小麦旱地单产最高纪录,三次刷新山西省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一次刷新安徽省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是首个百亩连片实打亩产突破800公斤的小麦品种。
2019年,烟台市农科院牵头,与山东金海种业、安徽丰乐种业、河北粟神种业和山西瑞德丰种业四家企业组成了烟农1212小麦新品种推广共同体。每年3月,姜鸿明就会和团队成员一起到相关地区,实地去看种子繁育田,从源头把关、保证种子质量。
说起这些年的艰辛,姜鸿明轻描淡写的说:“这没什么,就是希望能让老百姓多打粮,更要吃上优质粮。”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