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关注三农:代表呼吁改善农民施肥习惯 |
发布时间:2012-02-22 点击次数:3061 |
“三农”问题已经连续九年成为中央一号文件的热点话题,同时,随着我国农业连年增收,种子和肥料的选择也越来越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焦点。今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很多代表委员将焦点投向了“三农”领域,齐鲁网记者就此专访了省人大代表、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义武和山东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文班。 农民变身上市企业董事长 关注民生带百姓致富 山东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文班告诉记者,用农业科技带动农民集体致富,将科技成果转化到农民生活中去,是他和企业的努力目标,去年6月史丹利在深交所成功上市,融资超过11亿,更为他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谈到上市,高文班激动地对记者表示:“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能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是沾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光。作为一个人大代表来说,就是要当好改革开放的先锋者,发展经济的带头人,带领大家去致富,共同走向致富之路。” 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社会大众朴素而真诚的期望,高文班表示,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他将努力做好行业带头人,带领身边农民,共同走上富裕之路。 连续九年吹响中央“冲锋号” 人大代表紧跟政策步伐 中央自2004年以来连续9年下发1号文件支持三农工作,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义武对齐鲁网财经频道记者表示:这将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对粮食增产及国家的粮食安全保障,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目前大部分农民仍然按传统的经验施肥,浅施、撒施现象还很普遍,这样就造成肥料的淋溶、挥发,肥料利用率下降,肥料浪费严重。作为肥料生产企业,长年在田间地头调查,他对农民兄弟一些不合理的施肥习惯导致的收成下降、肥料浪费等现象深有体会。为此高义武今年向人大提交了“关于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大力推广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的建议。高义武表示:2011年我国氮肥施用量2400万吨,因肥料利用率低,直接损失肥料约1000万吨,折合人民币约340亿元。山东省不合理施肥现象还很普遍。据估算,由于不合理施肥,每年造成我省少生产300万吨粮食,相当于10个产粮大县的产量,每年因淋溶、挥发等造成肥料浪费40多万吨。不科学施肥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浪费,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通过多年研究中央的一号文件中的“三农”政策,加上昨天听到姜大明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农业科技推广及农机农艺紧密结合表示出的大力支持,高义武深信,此次他的建议,是符合中央和山东省的“三农”工作精神的。 代表:呼吁政府加大农业扶持投入 期盼提高农村科技水平 对于农业科技的实际推广,高义武深有体会地对本网记者表示,依靠企业的力量,去推广一项技术,往往会因势单力薄,无法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因此,他希望政府,尤其是农技推广部门能够在这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的基层科技推广力量,让田间地头的广大农民兄弟,尝到科技的实惠和力量。 同时,高义武还在建议中提出,希望加大对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技术的综合补贴力度。目前我国农民希望在施肥过程能享受到省工、省时、增产的技术,政府希望在提高农民粮食产量时,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和谐发展。而缓控释肥是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节能、高效、生态、环保等优势;种肥同播深施技术降低农民劳动成本,这种农机与农艺配套使用,即让农民兄弟从中受惠,又建设生态农业,可谓一举多得。同时,他也希望在技术推广上,希望能借“一号文件”建设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春风”,由农技推广部门牵头,加大示范、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对这项新技术的认可程度。 在采访最后,高义武深情地对记者表示,长年跑在基层农村,看到农民的生活状况,虽然比原来大有好转,但农民的日子依然较苦,看到农村的落后,他也深感担忧,“我作为人大代表,能把农村的声音,能把农民的声音,能把农民最真实的,最底层的生活状况,能把他们的利益需求反馈上来,这是我最为一个代表应尽的责任,也是作为一个企业应该尽的责任,我们有责任帮助农村,帮助农民发展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