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介发布2012年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12-02-17 点击次数:6348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委、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引导农民科学选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入户、到场、到田,根据农业部《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发布办法》,我部组织遴选了2012年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见附件),现予推介发布。 请各地高度重视,结合“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大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作用,组织专家、技术指导员,在关键农时、关键技术环节集中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展示和培训,指导科技示范户推广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农民选择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意识。 附件: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二〇一二年二月三日 附件: 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第一部分160个主导品种 水稻(30个) 一、长江流域 (一)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三)丰两优香一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四)丰源优299: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五)南粳44: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六)秀水134: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七)株两优819: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江西全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 (八)中嘉早17: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九)中早39:适宜在浙江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十)天优华占: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白叶枯病轻发区和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中等肥力田块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十一)珞优8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十二)内5优8015: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十三)湘晚籼17: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十四)云光17号:适宜在江西平原地区、湖南以及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十五)宜优673:适宜在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华南稻区 (一)天优998: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二)玉香油占:适宜在广东省和海南省作早、晚稻种植。 (三)特优582:适宜在广西桂南稻区作早稻或桂中稻区作早稻种植。 (四)天优122:适宜在广西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适宜广东省各地早、晚造种植。 三、西南稻区 (一)Q优6号: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川江优527:适宜在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三)内5优39: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四)云粳26: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00米的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种植。 四、北方稻区 (一)龙粳21: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插秧种植。 (二)龙粳26: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插秧种植。 (三)绥粳9号: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插秧种植。 (四)通禾836:适宜在吉林省松原、通化、延边、四平、长春、吉林等中晚熟稻作区种植。 (五)沈农9816:适宜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六)徐稻3号: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七)宁粳43号: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中等肥力田块插秧种植。 小麦(22个) 一、黄淮海地区 (一)济麦2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安阳和濮阳及江苏省淮北麦区高水肥地块种植。 (二)百农AK58: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三)西农979: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西南部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四)郑麦366: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五)周麦22:适宜在黄淮南片麦区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及山东省菏泽地区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六)烟农19:适宜在山东省亩产400~500公斤地块、安徽和江苏两省淮北麦区、山西南部、北京郊区中水肥地种植。 (七)邯617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和山东中上等水肥地,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的高中水肥麦田早茬种植。 (八)皖麦52: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山东省菏泽地区中高肥力地块早中茬种植。 (九)烟农21: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东、山西东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渭北旱塬,河北东南部,甘肃天水地区旱地种植。 (十)新麦26:适宜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河南东部倒春寒频发地区种植。注意预防倒春寒。 (十一)石麦15: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中高水肥地,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山西中部和东南部的水地,河北黑龙港流域半干旱地和肥旱地种植。 二、长江中下游地区 (一)扬麦16:适宜在江苏省淮南麦区和上海市麦区种植。 (二)郑麦9023: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晚茬种植。长江中下游麦区的安徽和江苏沿淮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省麦区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 (三)扬麦13:适宜在安徽、江苏两省淮南麦区推广种植。 (四)襄麦25:适宜在湖北省小麦产区种植。 三、西南地区 (一)川麦42: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河南南阳、湖北西北部等地区种植。 (二)内麦11:适宜在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四、西北地区 (一)宁春4号:适宜在宁夏山川水地、内蒙古河套灌区及延山井灌区、土默川井灌区、甘肃、新疆、山西、陕西、广西等地区种植。 (二)新冬20号:适宜在南疆早熟冬麦区种植。 (三)新春6号:适宜在新疆、内蒙古等有水浇条件的春麦区种植。 五、东北地区 (一)垦九10: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中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等地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二)龙麦33: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北部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种植。 玉米(28个) (一)郑单958:适宜在我国黄淮海夏玉米区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二)浚单20: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中南部、陕西、安徽、江苏、山西运城夏播区,以及内蒙古≥10℃活动积温3000℃以上地区种植。 (三)鲁单981: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安徽、江苏、山西运城夏播区种植。 (四)金海5号: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山西运城夏播种植,叶部病害和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五)京单28: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省夏玉米种植区、内蒙古≥10℃活动积温2750℃以上的地区,以及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种植。 (六)中科11号: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 (七)蠡玉16:适宜在河北、陕西、安徽、河南、北京夏玉米区,吉林中晚熟区及内蒙古≥10℃活动积温3000℃以上地区种植。 (八)沈单16:适宜在辽宁、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西部春播区和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夏播区种植。 (九)苏玉20:适宜在江苏沿江沿海和苏皖淮河流域地区种植。 (十)中单909:适宜在河南、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东(滨州除外)、陕西关中灌区、山西运城、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淮北市除外)夏播种植。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二、西南地区 (一)川单418: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云南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 (二)东单80:适宜在辽宁、吉林晚熟区、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春播和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西的平坝丘陵和低山区种植,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三)雅玉889:适宜在贵州省的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地区、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云南省海拔800-1700米玉米产区中、上等肥力地块及中北部海拔1800-2200米春播玉米产区种植。 (四)正大619:适宜在广西玉米主产区推广种植。 (五)贵单8号:适宜在贵州省的贵阳市、安顺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和黔西南州的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在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六)登海11号: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和四川、重庆等适宜地区种植,但矮花叶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流行区慎用。 (七)成单30: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和底山区种植,与麦苕间套种或净作均可。 (八)中单808:适宜在四川盆周山区种植。 三、北方地区 (一)吉单27:适宜在吉林省东西部等早熟区及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上限种植。 (二)辽单565:适宜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通辽地区本玉9号品种种植区域和北京市、河北省唐山市、内蒙古自治区审(认)定确定的区域种植。 (三)龙单38: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及内蒙相关区域种植。 (四)绥玉10: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及内蒙相关区域种植。 (五)兴垦3:适宜在辽宁东部山区、吉林东部中晚熟区、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内蒙古赤峰地区四单19品种种植区域种植。 (六)哲单37: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七)农华101: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中晚熟区、辽宁中晚熟区、吉林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地区、陕西延安地区春播种植,山东、河南(不含驻马店)、河北中南部、陕西关中灌区、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地区夏播种植。 (八)京科968:适宜在北京、天津、山西中晚熟区、内蒙古赤峰和通辽、辽宁中晚熟区(丹东除外)、吉林中晚熟区、陕西延安和河北承德、张家口、唐山地区春播种植。 四、南方玉米区 (一)京科糯2000:适宜在北京、吉林、上海、福建、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种植。茎腐病重发区慎用。 (二)新美夏珍:适宜在广东省各地春、秋季种植。 大豆(18个) 一、东北地区 (一)华疆4号: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种植。 (二)垦鉴豆27(疆莫豆1号):适宜在黑龙江垦区四、五积温带、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赤峰市≥10℃的积温在2200~2300℃的地区春播种植。 (三)黑河43: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 (四)垦丰16: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春播种植。 (五)合丰55: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六)绥农28: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七)黑农48: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 (八)黑农50: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种植。 (九)吉育47:适宜在吉林省吉林、延边、白山市早熟地区种植。 (十)中黄35:适宜在吉林中晚熟区,辽宁锦州、瓦房店和沈阳地区,内蒙古东南部,陕西关中平原,宁夏中部和甘肃中部春播,北京、天津、河北中部和山东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二、黄淮海地区 (一)冀豆17:适宜在河北省春播,在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和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和山东济南周边地区夏播种植。 (二)中黄30:适宜在辽宁省中部和南部、河北省北部、陕西关中平原、宁夏中部和北部、甘肃中部、北京等地区春播种植。 (三)菏豆13:适宜在山东省西南部、河南省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四)周豆12:适宜在河南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五)中黄13:适宜在华北北部、辽宁南部、四川等地春播,淮河流域及淮北地区、天津市及陕西省南部等地区夏播种植。 (六)皖豆28:适宜在山东西南部、河南南部、江苏及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三、南方地区 (一)南豆12: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种植。 (二)华春6号: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湖南中南部春播种植。 棉花(14个) (一)中棉所63:适宜在湖北,湖南北部,四川盆地,河南南阳,江苏、安徽淮河以南(盐城除外),浙江沿海的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 (二)鄂杂棉10号: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以及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南南部等长江流域棉区作春棉品种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三)铜杂411F1: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江西北部,湖北,湖南北部,四川东部,河南南部,浙江沿海春播种植。 (四)苏杂3号: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以及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南南部等长江流域中高产棉区作春棉品种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一)鲁棉研28号: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和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麦田春套种植,山东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二)中棉所41:适宜在黄河流域直播和麦棉套种棉田种植。 (三)中植棉2号: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四)中棉所50: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山西南部夏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五)鲁棉研21号:适宜在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和北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等黄河流域棉区作春棉品种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六)冀棉958: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春播种植。 三、西北地区 (一)新陆早36号:适宜在新疆北疆棉区,南疆早熟棉区种植。 (二)新陆早42号:适宜在新疆北疆、南疆等早熟棉区种植。 (三)新陆中35:适宜在新疆南疆中熟棉区种植。 (四)中棉所49号:适宜在西北内陆棉区无霜期180天以上的早中熟棉区种植。 油菜(11个) (一)中双11号:适宜在江苏省淮河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上海市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二)华油杂62号:适宜在长江中游、下游地区种植。 (三)中双12:适宜在湖北省种植。 (四)华油杂13号:适宜在长江流域所有油菜种植省份种植。 (五)宁杂19号:适宜在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省市的冬油菜区推广种植。 (六)川油36:适宜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陕西汉中和安康、湖北、湖南、江西、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 (七)黔油28号:适宜在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八)沣油737:适宜在上海、浙江及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九)中油杂11号:适合在四川、贵州、云南、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和江苏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十)青杂5号: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及甘肃、青海两省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十一)渝黄4号:适宜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汉中及安康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